拉尼娜事件(三重拉尼娜事件)

2023-06-07 富美财经 浏览量:

10月11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今年秋季以来(2023年9月1日至10月9日),全国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同期偏高0.6℃;全国平均降水量7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9%,呈现暖干气候特征。

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预计其影响会延续到2023/2023年冬季。拉尼娜事件对华西秋雨、南方秋旱、北方秋汛等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而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一般情况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国家气候中心提示,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秋冬季气候的下垫面强迫重要因子之一,冬季气候受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大气环流系统内部自然变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家气候中心将在10月下旬开展冬季气候大会商,加强大气-海洋耦合系统的分析研判,及时提供最新预测意见和服务信息。

今年秋季全国有67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2023年9月,热带中东太平洋大部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热带大气对拉尼娜事件响应显著,海温现状及大气对海温的响应均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将持续至2023/2023年冬季。

世界气象组织(WMO))8月的预测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当前的拉尼娜事件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持续,2023年9月至11月的概率为70%,2023/2023年12月至2月的概率将逐渐下降至55%。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今年冬季

今年秋季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拉尼娜事件对秋冬季区域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今年秋季以来(2023年9月1日至10月9日),全国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同期偏高0.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8高。

除东北地区西部和南部、华北西南部、西南地区东部以及山东东部、江苏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以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均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华中南部、华东南部、华南北部及贵州东部、内蒙古西部、甘肃、新疆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其中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偏高2~4℃。湖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高,福建、新疆为第3高。

全国共有67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其中安徽青阳(40.9℃)、湖北阳新(40.6℃)等321站达到或突破当季历史极值。

秋季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7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7少。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北南部及江苏东部、上海、河南北部和南部、湖北北部、陕西南部、重庆北部、四川西部和东部、云南东南部、西藏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2倍,其中辽宁东南部、山东东部和西藏西部等地偏多2倍以上;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其中华北中部及福建、江西、湖南中南部、新疆南部、青海西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偏少8成至1倍。福建、湖南、江西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北京为第3少;西藏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2多,辽宁为第3多。全国共有8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其中山东福山(167.0毫米)、辽宁皮口(157.9毫米)等21站达到或突破当季历史极值,云南泸西(181.6毫米)突破历史极值。

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显示,一般情况下,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征为: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冬季降水主要表现为:大范围降水偏少,尤其是东北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西南地区南部、新疆北部等地;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偏多。

1950s-1980s,“拉尼娜”事件秋冬季(9月至次年2月)全国共发生139次冷空气过程(其中34次达到寒潮级别),1972/73年秋冬季的冷空气过程最多,有24次。1990s-2023.02,“拉尼娜”事件秋冬季共发生141次冷空气过程(其中27次达到寒潮级别),2000/01年秋冬季和2012/13年秋冬季的冷空气最多,有23次。

2008年和2018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偏重年份,2011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正常偏轻年份,2001、2012和2021年为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偏轻年份。2008年10月西藏遭遇有气象资料以来范围最广、强度较强的降雪天气。2018年10月黑龙江和新疆遭受低温冷冻害和雪灾;11月四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新疆、青海、黑龙江等多地遭遇暴雪。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