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都(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2023-05-16 富美财经 浏览量: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如今说到火腿肠,相信大家不约而同都会想起双汇这个品牌,的确,经过数年的积累和发展,双汇已经抢占了火腿肠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中国第一根火腿肠却不是由双汇制造出来的。而是春都火腿肠,

春都,作为中国的第一根火腿肠,曾经以70%的市场份额而独占鳌头,然而好景不长,春都只在国内屹立的10年时间,之后便倒下了,而一代人与火腿肠的记忆,脑海里散落的只有“春都往事”令人垂涎的肉香中。

而在当年,很多小朋友居然相信一个谣言:这令人垂涎的肉香,是“人肉”做的。

当年的春都就是“王”

春都的前身是洛阳肉联厂。

1985年,国家放开生猪经营,国有肉联厂被推向市场,沉浸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企无所适从,全国1600多家肉联企业陷入亏损,洛阳肉联厂的日子也不好过。

好运的是,1986年,洛阳肉联厂厂长高凤来在某个海外博览会上,惊喜地发现了一套日本火腿肠灌装机,觉得可以引进中国,就买走了这套设备。

第二年,名为“春都”的中国第一根火腿肠在洛阳诞生。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中国火腿肠之父”高凤来

但在当时,这些被做成细长细长的肉条,仿佛天外来客,没人想把它放进嘴里。

春都员工只能拉着板车,当街表演如何吃掉一根火腿肠。

真正让全中国人民爱上火腿肠的,是一条广告。

为了教育市场,1989年,春都斥资15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做了广告。当“会跳舞的火腿肠”出现在千家万户的屏幕上,无数消费者瞬间为之倾倒,春都火腿肠一夜爆红,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70%以上。

运货车队每天在厂区门口排起长龙;附近招待所住满了全国的经销商,最疯狂时,一位东北经销商甚至手持菜刀,堵在门口,扬言自尽:“来一个月了,还没提到货,回去没法跟家里交代,只有自杀。”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火腿肠生产线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朝鲜朋友来厂参观

随后几年,看到火腿肠的火爆,同在河南的漯河肉联厂也顺势而上,推出双汇品牌。

不过直到1992 年 2月,第一根“双汇”牌火腿肠才姗姗来迟。

但时过境迁,今天的双汇,在火腿肠江湖宛若王者,今天的春都,则褪色为一段往事。

究竟发生了什么?

关于春都衰败的原因,有靠谱的解释:

比如业务扩展速度太快(在地方政府的指令下,进军医药,饮料,木材,酒店和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最终压垮了春都。

1987年8月,春都火腿肠市场占有率最高达70%以上,资产达29亿元。

春都集团的经营者头脑开始膨胀,当地领导也要求春都集团尽快“做大做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洛阳当地制革厂、饮料厂、药厂、木材厂等一大堆负债累累、与肉食加工不相干的亏损企业被一股脑归于春都名下。

通过几年的扩张,春都集团资产平均每年以近6倍的速度递增,由1987年的3950万元迅速膨胀到29.69亿元。然而,扩张不但没有为春都带来多少收益,还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由于战线过长,春都集团兼并和收购的17家企业中,半数以上亏损,近半数关门停产;对20多家企业参股和控股的巨大投资也有去无回。

春都集团的衰落原因并不简单,它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问题集中爆发在1997年。

早在1993年,由于管理不当,春都曾经发生了一场大火,造成了大约4000万元的损失,让消费者寒心的是,春都居然用那些被烟熏火燎的肉重新和新肉相混合,作为新的生产原料,弄得产品中洋溢着一股烟熏味。

1997年,曾经有媒体到洛阳调查,发现洛阳人竟然不卖春都火腿肠,彼事,一条偌大的春都路上遍布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卖部,可当时的记者想买些春都牌火腿肠,得到的却是“我们这里什么品牌的火腿肠都有,就是没有春都火腿肠”的回答。据了解,由于春都火腿肠滞销,店主们害怕卖春都火腿肠亏本,纷纷将春都火腿肠“拒之于店门之外”。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跳舞的火腿肠”变成“烂面棍”。

曾几何时,春都火腿肠“舞蹈”广告铺天盖地地出现在电视、报刊等各大媒体之上,将春都火腿肠放在桌上“蹦达”,是当时不少孩子在吃火腿肠之前必做的“功课”。火腿肠为何会跳舞?其中的猪肉,特别是精肉多,所以火腿肠的弹性特别好。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春都既赋予了火腿肠“会跳舞”的特性,随后又无情的脱下了火腿肠的“舞鞋”———原本85%的精肉含量,到最后只剩下10%,其余都充斥着淀粉,火腿肠再也无法“翩翩起舞”,春都人将“面棍”的绰号送给了不会“跳舞”的火腿肠。而这些“粉肠”的价格之低令人咋舌,当时有媒体采访时曾发生过这样的情节:采访的记者随意抓了一大把火腿肠,“6块钱算了。”摊主看也不看说道。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仅以4元成交。就是这样的“跳楼价”,“春都”人还说记者“挨宰”了。一位“春都”的老职工透露,像记者买下的火腿肠,3角钱一根,可以抱一堆回家。

也有人说,质量的下降,导火索是一场商业暗战。知乎上看到有人摘录这段记载: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1999年5月23日,高凤来因病去世,终年59岁,他开启了一个全新行业,被称之为“中国火腿肠之父”,业界评价其“引发了中国肉食品加工行业的一次革命”,随着他的逝去,春都的前景又多了几分不确定性。高凤来去世后,春都的二号人物赵海均接任了董事长兼总经理,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据集团一名中层干部介绍,新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较高,赵海均本人为大学本科毕业,集团党委书记系一转业干部,转业前的军职为某部旅政委,其他成员的学历、能力水平也都不错。然而面对春都的摊子,他们也都无能为力。虽然采取了一些积极的举措,但仍然于事无补。而一代明星企业彻底陨落。

2007年7月,春都集团旗下的春都食品股份公司经过资产重组,成立了洛阳春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新公司的唯一股东是河南省投资集团,与春都集团已无任何资产关系。44岁的蔡永灿被河南省投资集团派到新春都担任董事长。

尽管春都品牌二度振兴一度备受关注,但就眼下来看,春都的崛起梦,依旧是水中花、镜中月。

也有不靠谱的解释,

比如一条哥特式的恐怖谣言

它甚至让当年许多小朋友留下了阴影。

1993年的那场大火,就在大火之后,不知是谁向大众高喊:“春都与火葬场联营了!春都火腿肠是用人肉做的!

没想到的是,谣言迅速扩散,且不断升级,甚至流传着不同版本的细节。

有人说,“春都和当地殡仪馆挨着,每天半夜取尸体大腿和屁股上的肉”。

有人说,“从春都火腿肠里吃出过头发和指甲”。

有人说,“火葬厂住着一个心理变态的老头,以数元一斤的价格,把即将火化的尸体切掉卖给春都(大部分以女性尸体为主),午夜时分,春都会派专人来取”。

也有人说,“其实是有工人不小心掉进做火腿肠的大池子里,最后连骨头渣都没剩下”。

据说,这些谣言甚至成为当时阅读量巨大的《故事会》的素材,还被央视报道过。

那个年代的谣言,就是如此朴实。

别说小孩,很多家长都懒得怀疑:洛阳城一天得死多少人,才能供应全国人民对火腿肠的热爱?

但结果就是,很多人不再买春都了。据说春都元气大伤,仓库里第一次堆满了卖不出去的成品火腿肠。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双汇崛起,春都黯然失落

其实早在1997年,春都集团就已经开始滑坡,到1999年时,按春都员工的说法是“已经快顶不住了”,但春都集团硬是凭着那最后一口气冲上了证券市场。可惜资本市场的钱也并没有能够挽救春都的衰败。

从原本85%的精肉含量的“会跳舞的火腿肠”到最后只剩下10%的“面棍”,春都火腿肠再也无法“翩翩起舞”。

也正是从春都的倒下开始,双汇才开始有一丝的喘息机会,并接着这一股劲儿,迅速发展,最终成为了如今冷鲜肉火腿肠行业的龙头老大。

在冷鲜肉和火腿肠这个市场,春都倒下了,雨润也岌岌可危。反观如今的雨润,似乎也面临着与春都一样的过度发展,以及负债巨大的严重问题。雨润是否会成为第二个春都尤为可知。

但是双汇的确是踩着春都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个地步的。这也无可厚非,一个巨大企业的倒下,必定会有一系列新企业的崛起。

春都,那个曾经的“王”!
为你推荐